理论前沿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    陈锡敏

国家认同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借鉴学界对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开展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国家认同这一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刷新和提升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任。从大学生国家认同角度去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揭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机理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家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国家认同是指一国公民对自己国家接纳、赞许与归属的认知、情感与态度,是集民族、历史、文化、领土、政治、身份等认同为一体的综合性认同,其核心是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集中地体现于对国家社会性质的认同,体现于对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的认同,对国家政治制度和体制的认同,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同,以及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等。国家认同不仅体现于公民的主观心理层面,还进一步表现为捍卫国家利益的言行和为实现国家理想而奋斗的行动。
国家认同教育向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每一个国家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包括对国家认同的要求和引导,甚至把国家认同当作最根本的教育目标。我国具有悠久的思想政治教化的传统,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或国家政权,都把形成和促进国民对国家的认同作为重要目标。我们常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在这个传统和核心中就包含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就包含有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具有基础性和核心性的意义。在我们通常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中,爱国主义是基础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核心目标。国家认同教育比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注重对我国国家制度和人民政府合法性的教育,而这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所在。因此,国家认同教育不是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范围的简单重述,而是更加强调爱国的政治属性,强调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统一。当然,国家认同不只是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而且也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内容有着密切联系。不论是关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教育,还是关于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以及形势政策教育等,都是关于个人生活的国家具有什么特征、国家正在做什么的教育,都属于国家认同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到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对人才大脑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使资本、产业、技术、市场在全球布局,人才在全球流动,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明显。掌握高科技的国家及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创造和保持这种优势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而这些人通常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产品的质量、技术的创新、管理的高效、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布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人也更有能力在世界不同的国家、企业谋职就业,甚至在外国侨居入籍。因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愿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成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性任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军,对自己的国家是否认同及认同的程度,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会决定他们未来是否愿意或者在多大程度上为国家服务,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与勤劳实干,也得益于强大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使人们凝聚起共识,在已选定的制度框架内、选定的道路上向着社会理想共同努力。只要我们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万众一心搞建设谋发展,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就会自动击碎各种猜疑抹黑,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在国际上就会产生影响力,这也是中国对人类探索国家发展模式的一份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大学生富有理想与激情,思想活跃,与国外思潮接触多,具有年轻人易于质疑和叛逆的天性,但因阅历尚浅、思想单纯,容易走极端求完美,忽略社会取得的成就而放大社会存在的问题,有时甚至会成为社会中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如果他们对国家的政治缺乏认同,被某些势力所误导所煽动,就容易做出偏激的、对社会具有破坏力的事情,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影响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评价。香港的“占中运动”、台湾的“太阳花运动”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都对所在地区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如果代表国家未来的大学生有着坚定的国家认同,他们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既可无形间传递中国的自信,也让对中国有偏见的人少一些幻想。
再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也关系到他们打牢思想根基、实现成长成才,在参与祖国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有利于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同时,由于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他们的国家认同也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消解。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他们的国家认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国家认同,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也干扰着他们的国家认同。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普世价值论、社会民主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西方宪政思潮、文化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了大学校园。尽管这些社会思潮各有不同的主张,但它们大多从根本上反对我国的基本制度、核心价值观和大政方针。这些无疑都冲击着大学生对国家的正确认识。另外,中国的崛起和对国外投资的增加,也在世界上引发了“中国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抹黑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这些也给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造成了干扰。大学生如何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如何看待这些挑战,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发展,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必然是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基本途径。在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其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尽管极其丰富和多样,但其政治实质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党中央领导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首要的根本的目的,就是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肩负起培育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任和职责。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是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中共中央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突出时代特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并特别强调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1](P921、925)《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校德育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与延伸,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2](P164-16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倡导将个人成才同国家命运、社会需要结合起来。[3](P057)16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4](P18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增强国家意识”的要求,这个面向全民的要求当然也包括大学生在内。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更好地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在课程设置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至1995年以前(特别是1990年以前),课程体系处于相对不完全统一的状态;第二个阶段是1995年至2005年间的全国统一的“两课”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至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具体的课程有所变动,但课程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史党史、世情国情、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大学生认同我们所选择的理论、制度与道路,增强对理论、制度、道路的自信,促使大学生承担起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责任,以使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尤其是对国家具有的政治特征的认同教育。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设置的。其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课程设置上按教育对象的不同进行了细分:为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4门必修课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为专科生开设“概论”与“基础”两门课。此外,本专科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5]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选修课。为博士生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课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选修课。[6]
从“05”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质上都可以说是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每门课程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原理”课促使大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增强大学生对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对支撑我国政治特征的理论基础的认同;“概论”课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同,目的是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当代政治特征的认同;“纲要”课促使大学生认识我国今天所选定的发展道路、政治体系的必然性,以坚定他们的政治认同;“基础”课助推大学生将政治认同体现在行动中,促使大学生承担起社会责任;其他课程依内容不同,认同上也各有差异。总之,各门课程相互联系,内容上有分工,逻辑和方法上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大学生对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认同。
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了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的要求,以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7]这就更加明确了国家认同的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无论从落实国家文件对相关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要求,还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再到贯彻课程体系创新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进一步探索课程体系内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衔接问题,以便推进科学完备的教学机制的形成,有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机制
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将责任和使命落实到行动中是国家认同的最高体现。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符合这样的要求。
目前,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视角来看,现行以“基础”、“概论”、“原理”、“纲要”4门课程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核心、线索、中介与归宿为架构的完备教学体系。
1.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
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需从中学生已形成的国家整体印象,转到突出提高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国家特征的认识上。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国家认同教育:通过学习语文、历史、地理,他们对中国文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国土面积和地理状况,有了大致的认识;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对我国的道德规范、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等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些教育让学生对“国家是什么”有了初步认识,但对国家当代特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深刻。另外,大学生到了倾向质疑、喜欢反思的年龄,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告知事物是什么,而更喜欢探究为什么,对于国家特征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大学阶段应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进一步认同,坚定他们对理论、制度、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国家认同是集历史、文化、民族、领土、身份、政治等认同为一体的复合性认同,政治认同是其核心。因为政治中的社会制度、权力体系运作模式、社会管理方式、对内外所施行的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人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利益分配与未来发展问题,对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常处于人们关注的中心。将政治认同视为国家认同的核心,还因历史、文化、领土、民族乃至身份认同更多的是继承性的认同,它们不但一时难以改变,还容易在具体内涵上发生分歧,而政治认同能将其他认同聚合统一到一个具有主权的实体里,使其他认同有了统一的最终指向和最高标准,其他认同对社会发挥作用的性质及大小最终也取决于政治认同的强弱。另外,在现代社会里,政治认同越来越成为国家认同的关键,是一个社会能否保持长期稳定统一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爱国不可回避的一个内容。毕竟,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是一个与政治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实体。在这一点上,邓小平就曾明确表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9](P392)这表明国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鲜明政治特征的;爱国涉及国家认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即政治认同的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是以政治认同为核心来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概论”课的内容为中心,实施政治认同教育。这与有关部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一致的。[10]“概论”课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从中可以了解到,无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根本目的、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理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同时代的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实际状况,思考和探索中国应建立和建设什么样的国家、通过何种途径去建立和建设、采取哪些步骤去实现国家独立及富强、民族复兴目标的方略。中国用今天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重要国际地位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最突出的政治特征。“概论”课借此回答了“我们是谁?”的问题,成为引导大学生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特征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达成政治认同不可缺少的必修课,也因此成为专科生两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的一门。
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以“概论”课内容为中心,从认知、方法、落实的不同层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确认和理解中国的国家特征,以坚定大学生对理论、制度和道路的自信,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并将国家认同贯彻到行动中。
2.以“过去—现在—未来”为线索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
当认识到国家特征之后,人们通常不会立刻接受它,反而会进一步确认它的来历、比较它的优劣、预测它具有的生命力。认同的过程本就是区分异同、辨识真伪、在时间的链条上寻找同一性东西的过程。[11](P30)
首先,以历史认同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去,其中蕴含着因果发生的必然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历史认同主要指对中国近现代所经历的一切及其发展必然性的承认、接纳,关系到“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是帮助大学生认识我国的政治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纲要”课将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三个阶段来介绍。纵观这三段历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所发生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还是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所出现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抗日战争、为新中国而进行的各种奋斗,都是为了摆脱受外国欺凌侵略、寻求建立一个独立而被国人所认同的新国家而做出的种种探索和努力。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第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49-2012年)。这期间既经历过曲折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也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并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个阶段,虽然客观上存在着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12](P22)这也是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探索如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国家的努力。可见,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因此,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在变法、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蕴含着其内在发展的规律,表明了我国所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在时间延续中保持的同一性,为国家认同中的政治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以现实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认同国家的政治特征,不仅因其具有形成的历史依据,也因其具有存在的现实理由。本科生通过“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来认识当代中国的处境与应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引导大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人类在政治经济领域所经历的重大变化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中国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变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及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在应对中坚持的原则立场、所出台的重大政策及采取的措施、所积累的基本经验、所取得的具体成就。通过这些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对我国所选择的制度和道路的信心,进而增强国家认同。
为硕士生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帮助他们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挑战时,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创造性地领导国家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开展国际外交,取得了怎样的新成就,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这是在本科基础上加强对硕士生实施的政治认同教育。
为博士生开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则是引领大学生学会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系统分析和认识当代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思潮不断涌现、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发生等,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以及我国的一些应对;在全球迫切呼唤科学技术创新、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义出现了新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做出的反应及对人类的贡献。这些教育会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当代面临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凝聚共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
最后,以认识社会发展趋势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理论、制度和道路不仅是历史的选择、经过了现实的检验,而且也是科学的、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
“原理”课超越中国的具体历史与现实,引导大学生从宏观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原理”课从揭示社会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剖析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向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促使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所选择的社会制度、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特征的认同。
为博士生开设的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选读”,则引导博士生回到经典作家本身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中,通过精读原文,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经典作家当时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解读、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关键的揭示,进而提升对“原理”课内容的认识水平。这实际上是通过研读经典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过程,也是深入认同我国指导思想和社会特色的一个前提。
以上课程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不同的视角,始终紧紧围绕着政治认同这个核心开展教育,将关于“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正在做些什么、要到哪里去”的相关国家认同问题,内在地统一了起来,使大学生对国家的认识更清晰、完整、理性,有利于他们形成高质量的国家认同。
3.以方法指导为中介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从知识的层次帮助大学生认识我国的政治特征,而且还指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这一特征。
唯物辩证地对待国家历史。有学者指出:“史学不仅是知识的一个分支,而且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13](P136)“纲要”课正是通过传授近现代史知识,让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纲要”课不仅展示民族的奋争、国家的建设、改革开放及其取得的成就,也介绍民族曾遭受的伤痛与屈辱、党和国家所犯的错误及其酿成的灾难。“纲要”课尽可能让大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避免因“一个不甚清晰的、不被认同的过去,一个单薄的过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集体身份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13](P2)诚然,呈现真实与丰富的历史是必要的,而要达到客观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人还应心存温情与敬意来了解本国史,并且不能以偏激的虚无主义、浅薄狂妄的进化观、似是而非的文化自谴来对待本国史。[14](P1)否则,同样会被各种社会思潮所误导、被现实中的不如意所困扰,造成国家认同上的危机。“纲要”课以唯物史观来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接纳历史,发现其中蕴含的必然性及其带给我们的启发。这样建立起来的历史认同蕴含着一种对国家今天与未来发展的自信。
多视角认识现实的中国。“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帮助大学生认识既定国际规则和秩序中的中国,“形势与政策”课让大学生看到处于具体世情、国情、党情挑战及其应对中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引领大学生认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则让大学生了解、运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对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中国。这些课程从国际环境到国内形势、从推进国内建设到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不同方位,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的当代中国,并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发展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从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中国。“原理”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对我国过去某段历史的回忆、现阶段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上升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审视我国的现在与未来。认识的视角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由对阶段性的静态分析转到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其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强,这样能让大学生更理性地看待我们的国家及其所选择的制度与道路,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4.以实际行动为归宿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
认同不仅是一种承认、赞成的态度,而且还是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具有实践性。这意味着认同主体要努力形成与认同对象的要求相一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即通过自觉遵从一定的方式或内容来显现态度。[15]因此,一个人对国家的认同不能只停留在意识上的承认、心理上的接纳和依恋,还应该贯穿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去,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来体现这种高度的国家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推动大学生将国家认同落到实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助推本专科大学生,将国家认同落实到生活中。“基础”课是面向大学生个人生活的课程,实施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国家主导的政治认同在“基础”课中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精神的认同。“基础”课促使大学生将这些政治价值观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在认识到它们对个人成长成才重要性的基础上,将它们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在自己负责的行动中。首先,“基础”课引领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协调起来,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意志品质,并为将来以良好的职业精神来体现这种人生价值追求做好准备。其次,“基础”课力推大学生将国家认同进一步提升为对国家的爱,并用行动来体现爱国主义。为此,“基础”课引领大学生认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并促使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始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最后,“基础”课主张大学生应将国家认同贯彻到平时对社会价值观和秩序的维护上。“基础”课带领大学生认识道德、法律规范体系对国家建设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规范首先是对社会共同价值的维护,其次才是对人行为的约束,而约束也是为了在一定的秩序内更好更快地实现其价值追求。基于此,大学生应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认同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善尽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进而把自己塑造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方法论课程,助推硕士研究生将国家认同落实到学习与研究中的负责态度、踏实学风与创新行动中。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和培养目标,为研究生设置了不同的方法论课程,目的是使研究生能更科学地开展学习与研究。首先,研究生须在“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选修一门进行学习。“自然辩证法”课帮助研究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性,鼓励研究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将对国家的责任使命落实到创新研究中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系统、矛盾、过程、主体、认知与评价等研究方法,教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应有世界性视野,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并能应用到学习与研究中。其次,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门方法论课程。课程通过引导博士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当代世界面临的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重大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推动博士生在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时,从选题伊始就要瞄准具有前沿性的世界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推动研究生将对马克思主义和国家的认同落实到学习研究中去,以此为科技兴国、强国奠定基础,贡献力量,将个人成才与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统一起来。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围绕着政治认同这个中心,开展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教育过程。其课程体系在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的设置和内容设计上,从认知到方法论指导、再到行动落实,是一个有区别、能衔接、不断深化国家认同的过程。(编辑:侯大鹏  校对:耿春晓)


注释:
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成为其中的一部分。2009年,“概论”课将科学发展观思想纳入教材,并将原有教材的名称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使用工作的通知.
[7]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
[8]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9]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11][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M].汪家堂,李之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文章选自《教学与研究》2017年2期)